零污染带来好环境煤改气锅炉除了热得快和操作简单之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基本做到了零污染。
此次重污染过程,多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但应急响应不及时,应对措施不到位。环保部透露,今年9月,哈尔滨市对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重新进行了编修,但督查发现除小部分企业按要求完成应对措施修订外,其他停、限产名录中的企业均表示不清楚、不了解。
4日下午,华北地区多个城市PM2.5浓度达到峰值。据天气预报,下周后半段,仍会出现空气污染过程。因此,也有媒体质疑这种治理模式对于遏制空气重污染必定无解。实践证明,如果地方政府不作为,只靠环保部督查,那么,遏制空气重污染就是一道无解的难题。近一两年来,每每遇到空气重污染,环保部必启动督查,随后是等风吹散雾霾。
据环保部介绍,至少派出22个督查组对重污染地区展开督查。保定市北外环路以北仍有建筑工地未按应急预案要求停止土石方作业。其中,散煤污染点多面广,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难点
目前科学界基本认定,PM2.5超标是形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另一方面,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清洁能源推广。显然,这里的不清洁能源,主要是指煤炭。其中,散煤污染点多面广,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难点。
如河北农村年耗煤达到4000多万吨,而且多数农户使用劣质煤和传统炉具,导致冬季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试想一下,这么点儿地方烧掉这么多煤,空气质量能好吗?因此,他建议,要治理大气污染,必须把煤耗降下来,把煤瘾戒一戒。
据媒体报道,在河北大气污染治理中,除工业和城市污染外,农村地区散煤燃烧已成为造成污染的重要因素,并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曾指出,我国是一个患有煤瘾的国家,因为全球45%以上的煤炭都是在中国烧掉的,特别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主要来自煤炭、石油及其他矿物产生的颗粒物,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碳氢化合物等气态污染物。治理雾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对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全面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针对节能减排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同时,通过烟气脱硝、脱硫、除尘设施建设,减少飘出来的污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此前在《我国雾霾形成的根本性原因及对策思考》报告中指出:燃煤对以雾霾为代表的大气污染形成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不清洁的能源使用是我国雾霾产生的最根本原因。但只有啃下燃煤污染这块硬骨头,还头顶一片蓝天,才能让公众真正感受到在大气污染治理上的成效。按照国家要求,完成节能降耗目标;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清理违规产能、强化节能减排、大力调整热源结构,努力减少烧出来的污染。
然而,长期以来,作为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占到60%以上,如果为了避免雾霾而完全取消烧煤,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也不现实。【一事一议】进入秋冬季节以来,京津冀地区雾霾频发,大气污染治理任务仍显艰巨。
造成空气中PM2.5浓度增加的原因,既有气象条件影响,也有区域输入性影响,人为活动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包括冬季燃煤污染、机动车快速增长造成的尾气污染、城市施工扬尘污染等。显然,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传统用煤技术造成的排放,已成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
笔者认为,在与雾霾旷日持久的斗争中,还需群策群力,盯源头、抓重点,着力戒除煤瘾,切实减少燃煤造成冬季空气污染:一方面,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根据环境保护部的调研,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天采暖季,民用散煤燃烧是造成雾霾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代际生态公正是指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生态公正,既不能为了当代人利益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而使子孙后代无自然资源可用,也不能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而使当代人不能使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合理的状态应该是自然资源的使用既满足当代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又不会对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为子孙后代留下可供利用的生态资源和发展条件。《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2:绿色发展必选之路》提出了让绿色发展成为一种选择,中国应该走一条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绿色发展之路。而要真正构建一个人类未来发展的全新模式,必须转变发展模式,植入绿色发展理念。但传统工业化以大量消耗资源、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以人为万物的主宰,以征服和掠夺自然为生存发展理念,导致了全球能源危机、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深刻反思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力图转换思维寻找新的发展模式的一个尝试,它对保护和发展环境资源、满足当代和后代的需要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有利于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相协调。当然,可持续发展强调代际生态公正,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种际生态公正、代内生态公正和个体间生态公正。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代际生态伦理。它是人类基于生态危机日益凸显的严酷现实而作出的理性选择,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蕴,坚决主张对生态资源的合理和正当地开发和利用。
而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大大加快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十二五规划纲要》以绿色发展为主题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绿色发展规划;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的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更贯穿于《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始终。儒家推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佛家提倡现世与来世之间的和谐、道家探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为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建立空间和时间上的共生和谐相统一的生态文明观奠定了文化基础。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生态文明新理念。进入21世纪后,中国在绿化造林、草原保护、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各类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成效,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绿色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绿色发展既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保护自然,既满足当代所有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生存和发展需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作者单位: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 贾卫列。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生态文化积淀,为生态文明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道家、儒家、佛家、墨家等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生态理念在当代极具历史继承性。但人类的发展并没有像期望的那样步入可持续发展的大道。
20世纪80年代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最突出变化是产生了可持续发展思想。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所面临的发展同物理极限、社会极限的冲突,《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年)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一度给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供了一个现代化、工业化背景下人类走向未来的发展模式的有益参考它是人类基于生态危机日益凸显的严酷现实而作出的理性选择,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蕴,坚决主张对生态资源的合理和正当地开发和利用。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深刻反思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力图转换思维寻找新的发展模式的一个尝试,它对保护和发展环境资源、满足当代和后代的需要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有利于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相协调。
当然,可持续发展强调代际生态公正,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种际生态公正、代内生态公正和个体间生态公正。《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2:绿色发展必选之路》提出了让绿色发展成为一种选择,中国应该走一条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绿色发展之路。
代际生态公正是指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生态公正,既不能为了当代人利益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而使子孙后代无自然资源可用,也不能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而使当代人不能使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合理的状态应该是自然资源的使用既满足当代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又不会对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为子孙后代留下可供利用的生态资源和发展条件。《十二五规划纲要》以绿色发展为主题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绿色发展规划;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的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更贯穿于《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始终。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在绿化造林、草原保护、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各类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成效,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绿色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代际生态伦理。
标签: 联合国报告:近东救济工程处有强有力的中立框架 甘肃古浪签约600MW生态光伏发电产业园项目 巴州5个光伏发电项目获“路条” 保加利亚总统任命看守内阁总理兼任外长职务 光伏电站投资热再起 或将引发产能过剩
评论列表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不到位,2013年10月以来,全省新增注册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3031台。
同时,国网北京电力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你用电、我用心,围绕煤改电工程,做好文明施工、政策宣传、优质服务等工作,力促工程早开工、早投产、居民早受益。
从2017年前起,地方各级农发机构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时,应注意测绘、收集、整理项目建设地块的位置、拐点坐标、面积以及主要工程措施座落位置等基本信息,为上图入库奠定基础。
造成空气中PM2.5浓度增加的原因,既有气象条件影响,也有区域输入性影响,人为活动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包括冬季燃煤污染、机动车快速增长造成的尾气污染、城市施工扬尘污染等。
今后5~10年,国家为减轻这些灾害造成的损失,急需提高灾害性天气气候的预报预测准确率。